Products
About Us
由脛骨遠端、腓骨遠端和距骨體組成。踝部骨折多由間接暴力導致,如趾屈扭傷。骨折后踝部腫脹、瘀斑,嚴重者可出現開放性骨折脫位。
骨折分型:
Ⅰ型:內翻內收型
Ⅱ型:外翻外展型;內翻外旋型
Ⅲ型:外翻外旋型
踝部骨折是關節內骨折,復位應力爭達解剖復位,恢復關節面的平整,防止出現創傷性關節炎。
1.無移位骨折
石膏固定于外翻或內翻位,6-8周。
2.有移位骨折
切開復位內固定
Ⅰ型:雙踝骨折,切開復位內固定,8-12周。
Ⅱ型:三踝骨折,切開復位內固定。
內踝:松質骨螺釘。
外踝:一般用鋼板。
后踝:影像1/3-1/4關節面時,內固定。
Ⅲ型:切開復位內固定。
1. 骨折或術后1周內宜取平臥位,臥硬墊床,抬高患肢,稍高于心臟水平,腫脹消退后可根據患者需要取半坐臥位或坐位,患肢抬高15°~30°并保持中立位。
2. 多進高蛋白、高維生素、高鈣等飲食。
3. 有計劃地功能鍛煉,循序漸進,以不疲勞為度,避免再次損傷。
4. 關節如有僵硬及疼痛,在鍛煉的基礎上繼續配中藥外洗、展筋酊按摩,繼續服用接骨藥物。定期到醫院復查,根據骨折愈合情況,確定解除內外固定的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