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非手術治療
對無移位者以“8”字繃帶固定即可,幼兒青枝骨折,三角巾懸吊3周;成人固定6-8周。
對有成角畸形者,手法復位后仍以“8”字繃帶維持對位固定3-4周。
對有移位者,手法復位(膝頂復位法);‘8’字繃帶固定或雙圈固定,三角巾懸掛4~5周。
2.手術治療
對不穩定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經損傷,切開復位內固定,可采用克氏針固定或鋼板螺絲固定。
1.固定后,如患者雙手及前臂皮膚顏色發白或青紫,溫度降低,有麻木感、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,表示有腋部神經、血管受壓,應指導患者雙手叉腰,盡量使雙肩外展后伸,如癥狀仍不緩解,立即報告醫生予調整固定的松緊度,直至癥狀解除為止。
2.睡覺時,取仰臥位,在兩肩胛骨之間的縱向墊一窄軟枕頭,使兩肩后伸,胸部挺起。
3.肢體放置位置:平臥抬高與心臟水平,坐走或下床時患側上肢屈肘90度用三角巾懸吊固定。有利于靜脈回流,減輕腫脹,減輕疼痛。
4.骨折復位固定后即可作手指、腕、肘關節的屈伸活動和用力握拳;
5.中期可加作肩后伸的擴胸活動;
6.后期可逐漸作肩關節的各種活動,重點是肩外展和旋轉活動,防止肩關節因固定時間太長而致功能受限制。
7.在骨折愈合前,嚴禁抬臂動作,以免產生壓力而影響骨折的愈合。